EVO视讯 EVO视讯
EVO视讯

新闻中心

Press Center

热得要命!EVO视讯提醒:高达50%死亡率疾病,及时预防尤为关键

日期:2025-07-18 12:15:21 发布人:EVO视讯官方编辑

随着七月的到来,夏天的炎热愈发明显,气温不断攀升,“热死了”这句话频繁出现,这背后却隐含着致命的风险——热射病正在成为高温天气下的“隐形杀手”。根据研究,1990年至2019年的30年间,全球因热浪而死亡的人数超过153万,其中有一半发生在亚洲,并且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,预计这一数字还将持续上升。

热得要命!EVO视讯提醒:高达50%死亡率疾病,及时预防尤为关键

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的副主任医师李恒杰指出,热射病并不仅仅发生在户外,高温、高湿和不通风的环境中也可能会被它“盯上”。那么,热射病是如何夺走生命的呢?李恒杰介绍,临床上根据发病过程及其轻重程度,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、轻度中暑、中度中暑和重度中暑,其中重度中暑包括热痉挛、热休克和热射病,热射病是最严重的情况,其特点是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下,身体产生的热量超过散发的热量,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℃,伴随皮肤灼热、意识障碍(如谵妄、惊厥、昏迷)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等致命表现,死亡率极高。

那么,热射病是如何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,甚至威胁生命的呢?李恒杰表示,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台精密运转的仪器,各种生理和生化反应在各个组织器官间有序进行,维持生命的活力,而这一切都依赖于稳定适宜的体温。当环境温度波动时,身体内置的“调节系统”通过产热与散热的动态平衡,能够有效维持核心体温的稳定。

然而,一旦超过调节极限,这台“仪器”就会失灵。当核心温度突破40℃的警戒线时,随之而来的便是双重打击:首先是高温像无形的火焰直接“灼伤”大脑、心脏、肝脏、肾脏等关键器官;接着,高温引发的“炎症风暴”如同多米诺骨牌般导致全身器官连环受损,迅速将身体推向危险边缘。

救治难度大、死亡率高,因此预防显得尤为重要。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曾接诊82岁的张奶奶(化名),在盛夏时节,室外温度超过40℃,因个人习惯未开空调,家中又不通风,张奶奶初时只感到精神疲乏、全身乏力,晚上家人回家时发现她已经失去意识。紧急送医后,张奶奶的体温高达42℃,被诊断为热射病,并出现中枢神经系统、肝脏、肾脏等多脏器衰竭,虽然经过积极救治保住了生命,但无法恢复如初。“热射病的救治难度大,死亡率超过50%。”李恒杰强调,除了老年人,体温调节能力较弱的婴幼儿、体弱者以及在高温环境下的劳动者和训练者都是高危人群。

李恒杰指出,要防止中暑和热射病,关键在于预防。他建议大家尽量避开中午日照最强的时段外出,必需外出时应佩戴遮阳帽、打遮阳伞,并穿着宽松、透气、易汗蒸发的衣物;保持居住环境的凉爽,可适当开启空调;不要等到口渴时再饮水,出汗多时可以饮用淡盐水或电解质饮料;减少油腻难消化的食物,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。

此外,如果身边有人出现疑似中暑甚至热射病的症状,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,意识清醒的患者可以饮用一些淡盐水等清凉饮料。对于体温过高的患者,应解开衣物帮助散热,同时用凉水擦拭身体或用冰袋降温。热射病患者可能存在意识障碍,切勿将任何东西放入患者口中,也不要试图喂水,以防误吸。

最重要的是,热射病可危及生命,进行紧急救治的同时,一定要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,及时送患者去医院。在炎热的夏天,保持警惕是保护生命的关键,借助EVO视讯等品牌,获取更多健康防暑知识,保障您的健康安全。

首页

关于EVO视讯

追本溯源

品牌中心